【歷史上的今天】9 月 23 日:安卓、火狐誕生;中國「光纖之父」逝世;超級計算機「深藍」退役

2021-09-23 10:00:15

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歷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1 年 9 月 23 日,回首歷史,9 月 23 日發生的許多事件奠定了我們如今的科技程序:在 190 年前的今天,法拉第發明發電機;132 年前的今天,日本遊戲巨頭任天堂創立;72 年前的今天,蘇聯成功研製了原子彈……在計算機歷史中的 9 月 23 日,還有哪些關鍵事件發生呢?

1785 年 9 月 23 日:全尺寸差分機的發明者 Georg Scheutz 出生

耶奧裡.朔伊茨(Pehr Georg Scheutz)於 1785 年 9 月 23 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他是一名律師、翻譯家,同時還是一位發明家。他和兒子基於查爾斯·巴貝奇的差分機發明瞭一臺全尺寸商用差分機——世界上第一臺能列印的計算機器:Scheutzian。Scheutzian 的名字取自他自己的姓氏 Scheutz。建造 Scheutzian 的想法從 1837 年開始,最終於 1843 年完成。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圖源:維基百科

1833 年,朔伊茨和他的兒子 Edward 在閱讀了關於差分機的文章後,發明了一種可以處理 15 位數位並使用四階差進行計算的差分機。到 1843 年,他們的機器已經能夠計算三階差分和列印,一個全尺寸差分引擎的實驗模型就這麼誕生了。瑞典皇家科學院應邀參觀並審查了這臺機器,他們得出結論,這臺機器在概念上和技術上都是健全的,所缺少的是將這種模式轉變成一種可銷售產品的資金。

1844 年,朔伊茨向瑞典政府申請撥款,但政府不相信建造這樣一臺機器的成本會為國家帶來回報,所以瑞典政府拒絕了他。1851 年,斯科茨再次申請資助,在皇家科學院的保證下,瑞典議會決定撥款 5000 rix-dollars(當時約 5000 美元),在 1853 年底前完成該專案,或將資金返還。

1853 年 10 月,在專案開始 16 年後,朔伊茨的第一臺差分機終於製造出來了。該作品在 1855 年的巴黎展覽會上獲得了金獎,並被紐約的達德利天文臺用來計算表格,另一份副本被英國登記處用來計算髮展中的人壽保險行業的表格。

差分機是機械史上最複雜的科技結晶,朔伊茨父子的差分機有史以來首次證明了機器在數學運算上的巨大潛力,也體現了那種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為追求理想奮不顧身的拼搏精神。蒸汽動力驅動的機械式計算機可以完成人類難以完成的運算,有著穩定的機械特性,但其運算速度會受到無法逾越的限制,而正是前人的嘗試才激勵了後人創造了電子計算機。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97 年 9 月 23 日:超級計算機「深藍」告別棋壇

1997 年 9 月 23 日,美國 IBM 公司正式宣佈:在今年上半年轟動世界的「人機大戰」中戰勝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的超級平行計算機「深藍」,已經圓滿地完成了它的歷史性任務,正式退出棋壇。在 9 月 2 日的「歷史上的今天」專欄裡,我們介紹過 1997 年 9 月 2 日的時候 IBM 宣佈要繼續改進「深藍」,這才不到二十天的時間,IBM 為什麼會改變主意決定直接讓「深藍」退役呢?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圖源:CSDN 下載自東方 IC

2021 年的我們自然會想到一個可能性:「深藍」並不是真正的人工智慧,IBM 改變主意既是為了擺平當時鋪天蓋地的輿論,也是為了從國際象棋中走出來,繼續鑽研下一步——讓計算機下圍棋。「深藍」系統是由兩個資料庫組成的:一個是開局資料庫,它最初幾步棋的下法都是到大約2兆位元組的開局資料庫中尋找的:設計「深藍」的難點集中在終局資料庫的構建中。「深藍」終局資料庫的資料量達到了5千兆位元組,它集中了IBM尖端科技的32個國際象棋專用處理器協同工作,它能在規定的每3分鐘內從儲存的棋譜中尋找出自己應該走的妙著來。

從「深藍」到「Alpha Go」,計算機領域最大的變化,莫過於機器學習演演算法的出現和發展。這種演演算法的演變的背後,本質又是計算機效能的發展。通俗易懂地說,「深藍」是用「拙力」,窮舉數千萬種下法並找到正確的那一個;「Alpha Go」是用「巧力」,通過計算去尋找人類都沒見過的圍棋。但是,即使是「Alpha Go」所做的,也依舊是演演算法的不同;真正能通過圖靈測試的機器仍舊沒有問世,沒有機器可以真正地擁有自己的思考,現在回首「深藍」超級計算機,它其實更多是 IBM 公司展示技術力量的一次宣傳。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圖源:CSDN 下載自東方 IC

那麼,被「深藍」擊敗的棋王卡斯帕羅夫後面又怎麼樣了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卡斯帕羅夫不愧為國際象棋界的一代梟雄,他並沒有氣餒,而是意識到,如果他也能像深藍一樣即時存取包含先前所有棋局中棋路的大規模資料庫,就能表現得更好。如果人工智慧選手使用資料庫工具被認為是公平的,那麼人類為什麼不能使用呢?

為了實現利用資料庫提升人類心智的想法,卡斯帕羅夫提出了人加機器(man-plus-machine)的概念。在這一概念中,AI 被用於提高國際象棋選手的比賽能力,而不是讓人機之間相互競爭。如今,這項比賽被稱為自由式國際象棋(Freestyle Chess):棋手可以選擇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孤軍作戰;或者可以成為一個國際象棋電腦的傀儡,只是按照電腦指令移動棋子;抑或者是當一個卡斯帕羅夫提倡的「半人馬」型選手,也就是人類和人工智慧結合的賽博格(Cyborg)。

在 2014 年的自由式國際象棋錦標賽上,使用純人工智慧國際象棋引擎的玩家贏得了 42 場比賽,「半人馬」型玩家贏得了 53 場比賽。人工智慧的出現並沒有削弱純人類棋手的能力,相反,廉價和超級智慧的國際象棋軟體使錦標賽的數量和棋手的數量與品質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卡斯帕羅夫的選擇或許才是人工智慧時代正確的決定,因為計算機始終是工具而非替代人類的存在。你怎麼看待人工智慧的未來?你對卡斯帕羅夫的想法贊同嗎?歡迎參與本期評論,分享你的真知灼見。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2002 年 9 月 23 日:代號為 Phoenix 的火狐瀏覽器前身釋出

2002 年 9 月 23 日,代號為 Phoenix 的火狐瀏覽器前身釋出。Mozilla Firefox,中文簡稱為火狐,是由 Mozilla 社群成員建立的,是一款開源、跨平臺的瀏覽器,因其速度、安全性和附加功能而備受好評,釋出後下載量一度挑戰了當時佔據主導地位的 IE6。火狐被看作 Netscape Navigator 精神的繼承者,挑戰 IE 也就有了復仇的意味。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圖源:CSDN 下載自東方 IC

Mozilla 最初把專案取名為「Phoenix」,但因為和鳳凰科技(Phoenix Technologies)的名稱衝突,於是於 2003 年 4 月 14 日改為「Firebird」。後來,這個新名稱又與另一個開源的資料庫系統 Firebird 發生了衝突,Firebird 的開發社群要求以全稱「Mozilla Firebird」來標識這個專案或重新命名,避免混淆。2004 年 2 月 9 日,Mozilla Firebird 決定改稱 Mozilla Firefox,簡稱 Firefox。Firefox 在英文俗語裡指的是「紅熊貓」,但開發小組卻採用將「Fire」和「fox」分開來直譯蘊意,把吉祥物及官方圖示都設計為火紅的小狐狸。

這幾年我們嘴邊總是離不開「開源」,而開源開放的火狐瀏覽器正是市面上替代 Chromium 瀏覽器的唯一先進選擇,可以說火狐瀏覽器幾乎是 Linux 使用者,以及每個平臺上注重隱私的使用者的預設選擇。然而,火狐近幾年逐漸流失了它的影響力。根據官方資料統計,在 2018 年底,其報告的(月度)活躍人數達到了 2.44 億;但到了 2021 年第二季度,這個數位降到了 1.98 億。由此可以得出,火狐的使用者基數下降了高達 4600 萬。

仔細一想就會發現,火狐瀏覽器一直是各大公司的眼中釘。谷歌這幾年一直在力推 Chrome 瀏覽器,而微軟在淘汰了 IE 後也開始大力發展 Edge,蘋果更是一直坐擁老字號 Safari 瀏覽器;火狐作為非 Chromium 核心瀏覽器中少有的能和 Google Chrome 分庭抗禮的競爭產品,如果火狐消失了,使用者就會被捲入瀏覽器廠商血雨腥風的壟斷戰爭之中。

事實上,Chrome 與 Firefox 並非你死我活的對手。谷歌在 2011 年 12 月末便與火狐達成協定,在未來三年將繼續成為火狐的預設搜尋引擎。身處中國的我們可能無法感受到,這幾年谷歌也開始給火狐下絆子,比如許多外國網友經常反饋用火狐開啟谷歌相關網頁會變慢變卡,這頗有我們當年「3Q 大戰」時的味道了。很多人依舊將火狐瀏覽器視為最後的清流,也有不少人從未使用過火狐,在火狐使用者數量日漸式微的情況下,未來究竟會如何發展?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2008 年 9 月 23 日:第一款安卓(Android)手機誕生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圖源:CSDN 下載自東方 IC

「安卓之父」安迪·魯賓在 2003 年 10 月創立了 Android 公司,這家公司被谷歌於 2005 年收購,但 Android 公司的開發工作始終處於保密狀態,在當時,網際網路上人人都在猜測 Android 公司是否正在開發一款專為手機設計的軟體作業系統。Android 在正式發行之前,最開始擁有兩個內部測試版本,並且以著名的機器人名稱來對其進行命名,它們分別是:阿童木(AndroidBeta)和發條機器人(Android 1.0)。後來,由於涉及版權問題,谷歌將其命名規則變更為用甜點作為它們系統版本的代號的命名方法,這個傳統從 Android 10 開始廢除。

2007 年 1 月 9 日,安迪·魯賓這邊還在熱火朝天地開發 Android,另一邊蘋果公司便釋出了第一代 iPhone,震驚了世界。這也震驚了已經開發了 Android 作業系統的谷歌,並導致谷歌在 18 個月後,也就是 2008 年 9 月 23 日,推翻了原來的 Android 作業系統開發。谷歌宣佈釋出第一款 Android 手機,由谷歌和當時的行動通訊龍頭 HTC 在美國共同推出,在美國被稱為 T-Mobil G1,在國內被稱為 HTC Dream 或者 HTC G1。Android 一經上市便驚豔四座、火遍世界,如今成為了世界上使用者基數最大的手機系統。

HTC G1 的跨時代設計不僅僅體現在它搭載了 Android 系統。除了具備和 iPhone 類似的觸控導向操作概念之外,HTC G1 也首創了應用程式的抽屜設計概念,只要把抽屜往上滑動,就可以拉出手機內的所有程式,而常用的程式也能拉出來放在桌面上,並且主畫面也可以左右滑動換頁,整體操作邏輯和當今的 Android 系統基本上不會相差太多。

在液晶屏手機還沒誕生的時代,怎麼做好一個能統治市場的翻蓋手機便是廠商需要考慮的。HTC G1 模仿當時最為流行的諾基亞機型,直板外觀,內建一個側滑蓋設計的完整 26 鍵鍵盤。HTC G1 鍵盤的特別之處在於,只有螢幕的上部可以向外推出,這與當時整個手機的頂蓋都向外推出的方式不同;另外,頂蓋推出時有弧形軌跡,而不是筆直推出。HTC G1 在底部還設計了一個 Google Search 按鈕,讓使用者可以隨時跳轉到搜尋螢幕。

在釋出第一款手機後,Android 逐漸擴充套件到平板電腦及其他領域上,如電視、數碼相機、遊戲機、智慧手錶等。2013 年 9 月 23 日時,谷歌開發的作業系統 Android 迎來了5歲生日,全世界採用這款系統的裝置數量在當時已達到10億臺。你認為安卓(Android)系統都有哪些優點?歡迎參與本期投票和評論,聊聊你心中的 Android 系統。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2018 年 9 月 23 日:中國「光纖之父」高錕逝世

2018 年 9 月 23 日,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逝世,享年 84 歲。高錕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發明了光纖通訊,被譽為「光纖之父」,高博士一生致力於科學,在英國學習,以便進入他想要的電子工程系。上世紀 60 年代,高錕提出了光纖理論,但最初沒有被接受,被批評為「一廂情願」;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研究,最終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03 年,當高錕被診斷出患有退行性腦疾病時,他的行動能力和認知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圖源:CSDN 下載自東方 IC

高錕 1933 年出生於江蘇省金山縣(今上海市金山區),祖父高吹萬是晚清詩人和革命家,父親高君湘是律師,另有一名弟弟高鋙。高錕於 1948 年舉家移居臺灣,至 1949 年遷往香港。1954 年,高錕赴英國學習電氣工程,並於 1957 年和 1965 年分別獲得倫敦大學學士和博士學位;1970 年,他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成立電子系並擔任系主任;1987 年至 1996 年,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1996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0 年被《亞洲新聞週刊》評為「20 世紀亞洲人物」;2010 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頒授大紫荊勳章,他和妻子亦在 2010 年 9 月成立高錕慈善基金,晚年主要於香港和美國加州山景城兩地居住。

1966 年,在 ITT 工作期間,高錕開始研究玻璃纖維在訊號傳輸中的應用,並行表了一篇名為《光頻媒介光纖表面波導》(Optical Frequency medium Fiber Surface Waveguide)的論文。在論文中,高錕提出將石英玻璃纖維用於長距離和高吞吐量的資訊傳輸,他的理論最初遭到拒絕,一些媒體嘲笑他「瘋了」;但他沒有放棄,繼續研究和改進技術,直到 1981 年第一代光纖系統釋出。1987 年,高錕回到香港,擔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成立資訊工程系,直至 1996 年退休。

諾貝爾科學獎中的理論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被證實,因此即使是傑出的成就也往往是在幾十年後才獲得。2009 年,在首次提出光纖通訊 40 多年後,「光纖之父」高錕獲得了遲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委員會稱讚他「在光纖通訊傳輸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工作」(for groundbreaking achievements concerning the transmission of light in fiber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2019 年 9 月 23 日:Nim 程式語言釋出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圖源:維基百科

Nim 語言由 Andreas Rumpf 建立於 2005 年,並在 2008 年正式釋出。2019 年 9 月 23 日,Nim 程式語言釋出 v1.0 版本。Nim 是一種靜態型別的、編譯型、系統程式語言。它結合了其他成熟語言的成功概念(如 Python、Ada 和 Modula),支援過程式、函數式、物件導向和泛型程式設計風格而保持簡單和高效。Nim 從 Lisp 繼承來的一個特殊特性——抽象語法樹(AST),作為語言規範的一部分,可以用作建立領域特定語言的強大宏系統。

Nim 生成原生且無依賴的可執行檔案,不依賴於虛擬機器器,所以它們小巧易分發。Nim 編譯器和生成的可執行檔案,對目前的任何主流平臺都提供了支援,包括 Windows、Linux、BSD 和 macOS。Nim 的記憶體管理是確定性的,可使用解構函式和移動語意進行自定義, 其靈感來自C++和Rust。 非常適合嵌入式硬實時系統。Nim 支援各種後端:可以被編譯為 C、C++ 或 JavaScript, 以便 Nim 可用於所有後端和前端需求。

目前 Nim 有著中文社群供使用者進行交流,但依舊是一門小眾的語言。Nim 本質上將高階語法編譯成C語言,因此如果瞭解底層知識,會方便 Nim 的開發;但這也導致 Nim 很難像其他程式語言一樣再建立自己的生態,沒有屬於自己的基本盤。Nim 最早釋出的時間比最近新興的 Rust 和 Go 語言都要早,但一門程式語言最重要的始終不是先來後到,而是有著穩定的受眾和適用群體,這也是當今世界上許多小語言面臨的問題。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電腦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歷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tangxy@csdn.net 。